易电工程师“天团”乘风破浪,为你保驾护航!
挑战疫情
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肆虐,虽然目前疫情防控在国内已取得显著成效,但海外地区却“疫”如既往在四处蔓延。自2020年3月13日肯尼亚首次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来,新增确诊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。停飞了所有疫情国家航班,同时采取包括部分封城、全国宵禁、关闭公共交通服务、居家办公等措施来强化疫情防控。然而,由于医疗资源有限、诊治水平相对落后,疫情并未得到完全控制。
肯尼亚是“一带一路”的重要战略支点,纵使疫情形式严峻,存在着较高的感染风险,但这样并不能阻止这群“最美逆行者”的步伐。一旦服务响应需求发起,他们背上行李袋,穿上防护服,无所畏惧,一往无前地奔赴现场进行驰援。在疫情的环境下,需要随时保持着高度警惕,工程师们本着开拓进取的初心,勇挑重担,为项目建设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保障。
挑战高温
时值八月,随着长达40天的“三伏天”到来,全国各地持续高温预警。烈日当头,温度节节攀升,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。39℃、40℃、41℃、42℃.......没有最热,只有更热。
在烈日中行走、在烈日中攀爬、在烈日下工作,皮肤被晒得黝黑脱皮,这些都是电气工程师们工作的日常。户外暴晒的环境中,配件和金器表面的温度远远高于40℃,稍不注意就会把身上的皮肤烫伤。然后,无论阳光多刺眼,无论热浪多猛烈,他们都仍然一丝不苟地完成送电、消缺的任务。
夏天本该是属于空调和西瓜的季节,但工程师们却需要穿着保护严密的工作服,戴着密不透风的安全帽,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,进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。为了尽快完成任务,让业主安心,工程师们迎着高温挑战,挥汗如雨。身上的衣服粘着皮肤,又湿又热又痒,让人极其难受。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,干了又湿,被汗湿的工作服甚至结出了白色的结晶。
挑战水患
今年的汛期异常猛烈,我国南方地区连续出现强降雨天气,其中,江西赣南赣北地区,降水量达到常年降水量的3倍。多地遭受暴雨洪涝灾害,积水成灾。
苏州轨道交通5号线的项目服务现场处于地面以下,部分配电室出现了漏雨和积水的现象,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。在狭小且密闭的作业空间内,堆积的各种杂物也给工程师们的现场服务增加了难度。在积水的环境中,容易导致设备腐蚀,绝缘受到破坏,造成仪器短路,导致漏电的危险。工程师们凭借丰富的服务经验,做好现场截水工作,对排水系统进行疏通和修复,做好防水保护措施,保障业主资产及人员安全。
挑战进度
通车投运在即的成都地铁6号线项目聚集了大量的关注,为了让成都市民能够早日享受到更便捷的公共方式出行,项目各方单位夜以继日,加班加点地不断向前推动着工程进度。由于处于装修阶段,很多临边防护被拆除,基坑、沟槽等危险源暴露,给现场服务带来了巨大挑战。
尽管恶劣环境使施工严重受影响,现场工程师们依然百折不挠,克服困难进行服务。为了确保工程进度顺利进行,深夜加班进行调试已是常事。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身体真的吃不消,累了就在地板上躺着小憩,抓紧一分一秒恢复体力,这样才能投入到下阶段的工作。“轻伤不下火线”,只要还能坚持,就依然坚守在一线。
在大家的辛劳付出,不懈努力之下,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中段暨全线提前半个月顺利实现“电通”节点目标。全线“电通”顺利实现,为下一步各专业调试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他们是一群普普通通的电气工程师,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贡献着他们的力量。他们没有华丽的舞台和众人的关注,但他们依然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冲锋在前,默默地为大家提供电力服务保障。致敬工程师小哥哥们,为你们打call!